12月14日, 2018年吉林市志愿服务项目大赛决赛在吉林市委会议中心落下帷幕。至此,以打造十个标准化社区志愿服务站,培树一百个志愿服务品牌项目,培训一千名志愿服务骨干为主要内容的志愿江城“十百千”品牌项目工程画上了圆满的句号。
2018年初,吉林市文明办为全面推进吉林市志愿服务社会化、规范化、常态化的发展进程,按照全市2018年宣传思想文化工作总体部署,决定在吉林市启动志愿江城“十百千”品牌项目建设工程,大力弘扬志愿服务文化,夯实基层基础,不断健全组织,完善制度,深入宣传发动,整合社会资源,推动全市志愿服务工作健康稳步发展。
十个标准化社区志愿服务站
吉林市文明办以社区志愿服务站建设为着力点,在全面提升全市社区志愿服务站整体水平的基础上,重点培育了北极街道岭前社区、文庙街道天胜社区、铁东街道化院社区、泰山街道天山社区等十个社区志愿服务站示范点,社区志愿服务逐步走上制度化、规范化、科学化轨道。
市文明办提出了社区学雷锋志愿服务站“五有”标准,对站点的建设标准、场地要求、管理制度等作了进一步明确。落实志愿服务云平台管理,组织开展特色志愿服务活动。同时,为了增强社区志愿服务力量,还协调指导高校和文明单位的志愿服务队伍进驻社区,与社区共同开展志愿服务活动。
扶持百个志愿服务品牌项目
9月,吉林市文明办与团市委、市民政局、市残联在全市范围内组织开展志愿服务项目创新大赛活动。自大赛启动以来,共有来自各县(市)区文明办、高校、企(事)业单位推报的133个项目报名参赛,经过两个多月的努力,圆满完成宣传发动、方案评比、项目评审等环节,挖掘出了一大批在助残助困、关爱农民工子女、邻里守望与为老服务、环保公益、脱贫攻坚、恤病助医、文化宣传、文明交通等领域的优秀志愿服务项目。
12月初,大赛评审委员会依照“项目目标明确、服务内容合理、项目管理规范、运营保障规范、社会影响力和公信力强、互联网运营能力”等6个一级指标和24个二级指标对参赛项目量化打分,最终评选产生3个金奖项目、5个银奖项目、10个铜奖项目和优秀奖项目22个。此次赛事的成功举办充分展示了我市志愿服务工作成果,推动了全市志愿服务常态化发展和志愿者队伍规范化建设,发现培树出一批品牌服务项目,为全市志愿服务事业注入创新活力,有效地推进了我市志愿之城建设进程。
培训千名志愿者骨干
为了增强志愿者服务意识,提升志愿服务专业化水平,吉林市文明办组建了吉林市第一支志愿服务专业技能培训师队伍,并面向全市推出了“菜单式志愿者培训服务”。现在共有志愿服务专业技能培训师7名,可以为全市各级各类组织和志愿者提供志愿服务理论、紧急救护知识、手语沟通等不同内容的培训。截止到目前,已经陆续组织开展培训20余场,培训志愿者1200余人次。
在开展线下培训的同时,为了让更多的志愿者能够得到专业的培训,市文明办还在松花江网上开辟了“志愿服务大讲堂”专题,已录制志愿服务课件5个,供志愿者网上学习使用。今后还将继续不断丰富培训内容,满足广大志愿者的学习需求。
从标准化社区志愿服务站点建设,到志愿服务品牌项目扶持,再到志愿服务骨干培训,吉林市的志愿服务事业稳步前行。接下来,吉林市文明办还将继续努力,广泛传播志愿服务精神,建立完善长效工作机制和活动运行机制,打造多元参与、供需对接、保障完善的志愿服务体系,推进志愿服务制度化,促进学雷锋活动常态化,为提升市民文明素质和城市发展活力凝聚志愿力量。
(来源:吉林市人民政府)
|